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22:做好选择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22————做好选择

有很多成功人士都说过类似的话:
选择比天赋更重要
选择比努力更重要
有句话说的是“男怕入错行”,其实当今社会无论男女,都需要慎重选择行业。
其实都是在说一件事情,做出正确的选择,会比单纯的能力、努力,都更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。

我们做技术也是如此。
如果一个技术未来几年注定走向消亡,那就尽早去学替代的技术。
我认识一些朋友,在201X年的时候,我们还有项目使用很老的VB6、Delphi、BCB。
他们中有些人及时认识到了问题所在,转到其他技术栈了。
但有一些人,就永远倒在了这里。
不是不加班,不是不努力,而是方向选错了,只会被淘汰。

每一次的技术大换代,从Dos到Windos,从桌面到Web,从Web到移动,从移动到AI。
每一轮技术进步,都有技术兴起,都有技术没落。
同时,我们会发现,一些技术的生存周期,远远长于其他技术,这类技术就更值得花费精力。
我们要时刻关注技术趋势,让自己不要位于极其不利的状态。

行业和工作内容选择也是一样的。
如果在制造业,从事古老软件的二开,如果能力足够,建议早点离开。
同样在制造业,从事数字化转型,用新技术新软件,替代老技术老软件,就更值得去花一些精力。
一个行业蓬勃发展,各种政策支持,另一个行业日薄西山,逐步没落,即使第二个工作薪水高一些,也应该慎重选择。

同时,对于天天加班,埋头苦干的你,同样建议,低头拉车的时候,不时的抬头看看天。
天不对了,早点儿调整策略。

如果你在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,用着新技术,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,其实你比多数人已经更幸运了。
请珍惜。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21:健康生活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21————健康生活

有一件事情,不要忘记,工作是为了生活,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。

尤其是年轻的时候,无论如何不要去透支自己的健康,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跑到最后才是赢家。
几乎每年,我们都会听到“XX厂今天有个同行去世了”,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,都是无比的惋惜。
而往往,这些人都有两个相同的地方,年轻、很拼。
而有这两个特点的人,都不会认为,这件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然后就继续无所顾及的拼。

随着年岁的增长,这个答案对我来说也在不断的变化。
我在过往也是这种拼命三郎的性格,花了海量的时间在工作上。
虽然公司融资后起步失败,但并不后悔。
现在真后悔的是,没有对当时的自己好一些,没有对自己的健康更加负责一些。

就自身而言,在大学毕业的五年之内,我的中小学同班同学,已经有至少三人,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了。
很巧的是,他们三人去世的原因是如此一致,“酒后开摩托车”(两人国内一人国外)。
所以至今我也不太喜欢摩托,无他,有了心理阴影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越来越多,这才开始逐步的关注自己的健康。
结了婚,有了娃,这才开始逐步学着惜命,更加的惜命。
是因为责任越来越多了吧。

其实,拼搏和健康,并不是矛盾的。
合理的休息、合理的锻炼,会让职业生涯更长,会让大家状态更好,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。
这个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懂,但建议同行们多去践行。

除身体健康意外,同样建议大家关注心理健康。
一方面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,一旦有问题,去看医生,去正常服药。
这很正常,我周围就有好几位,通过就医,走出了阴霾。
另一方面,要关注家人的心理健康。爱人和孩子也要关注。
家里的老人也要多关心。老人被骗,很多时候就是过于孤单,给了骗子可乘之机。
老人需要额外的关心,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,去看心理医生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,内心压力也难有正常的释放渠道。
我老家今年就有个关系不错的叔叔,一个很开朗的人,退休在家,一个小的挫折,长期走不出来,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太可惜了。

多关心自己,对自己好一些,不要苛求自己。
多关心家人,对家人好一些,不要苛求家人。

祝好!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20:建立品牌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20————建立个人品牌

国内的技术氛围比较浮躁,算不上太好。
但即使是这样,仍然建议大家,多输出,早日建立个人品牌。

建立个人品牌的方式有多种,包括但不限于:写技术博客、参与技术社区、录制技术适配、发表演讲、著书立说等。

以写博客为例:
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费曼学习法,用简单的语言把事情说明白才是真的懂了。
学习一个技术后,通过教学,把别人讲回了才算真学到了。
写博客有很多好处,可以帮自己整理思路,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,可以帮到别人。
运营得好不仅可以得到收益,也可以给自己赢得名声。

再说说参与技术社区:
我们可以有多种方式参与技术社区,包括提交代码、提交bug、回答问题、参与翻译等等。
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,不少朋友,是通过这个渠道,快速进到大厂,得到心仪岗位的。

其他方法也是类似的,“出名要趁早”。
在超级个体时代,个人是我们需要经营的最大品牌。
希望早日成功。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9:共赢思维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9————跳出零和博弈,达到共赢

我们之前谈到过换位思考,在此基础上,我们可以再进一步,取得共赢。

对于步入职场的95后,00后,在对待日常资源的时候,他们和50后、60后有很大的不同。
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很少看到这些职场新人,去挤去抢。
在乘地铁、购物的时候,冲在第一线,争抢的很积极的,往往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。
这单纯的是因为这些人教育程度高,个人素质高吗?
我认为并不是的,这两代人,生活的环境差异太大,物质的富足程度也不一样,从而导致了思维模式、行为方式不一样。
在物资很少的情况下,很多时候就是个零和博弈,所以必须抢,慢了就没了,抢到就是赚了。
但物资充足的情况下,争抢行为并不会有明显收益,反而会被人讨厌在长期竞争中减少收益,所以大家就守规矩,谦让了起来。
回到职场,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,把蛋糕做大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:与其争来抢去,不如把战果扩大都有得赚

所以当遇到一件事情,争执不下的时候,就应该静下心来,好好考虑一下
有没有可能把蛋糕做大,保障彼此收益,达到一个更好的结局,有时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8:明确问题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8————先搞清楚问题,再考虑解决方案

先说一个面试题“如何从一堆字符串中,找到出现次数最高的前20个”
对于这个题目,如果我们抛开问题的背景,不考虑问题的规模,是无法给出合理的方案的
几千条数据排序,和10PB数据排序,怎么会用相同的方法呢。

在工作中,经常也会出现类似问题。
一个客户,提出要把按钮从左调到右边,而且要调的特别大,否则就拒绝验收,这时候要调吗?
在决定前,先看看客户是如何使用的,了解一下需求的动机,再去动手解决问题。
在疫情期间,我们子公司实验室的一位老师,就提出了上面的需求。
因为要核收标本,要不停的扫码确认,并进行各类操作,一天要操作几千个。
这样按钮大一些,按钮之间近一些,确实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。
需求搞清楚后,我们对一些特殊标本,进行了流程的简化,不要核收标本的老师做额外的操作,问题解决了。

我们周围很多人,执行能力特别强。
但问题是,如果方向错了,执行能力再强也得不到对的结果。
南辕北辙的故事大家都听过,道理也都懂。
但动身前,化很少的时间,考虑好行进的方向,却并非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。
直到撞了南墙,走了弯路,才会回头。
谋定而动,确实能大幅提高成功率。

这里说的谋定而动,和犹豫不决是不一样的。
谋定而动,说的是先搞清楚问题,确定好方案,再执行。
犹豫不决,说的是由于种种原因,方案有好有坏,无法理出关键思路,判断该采用哪个方案。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7:情绪管控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7————情绪管控

有一句话说的是,人每次发脾气,都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
这话有些道理

但更多的时候却是,当你发脾气的时候,你意识到了吗?
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
如果你还处于无法意识到自己愤怒,自己在发脾气,是很难进行自我情绪管控的
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,恭喜你,已经向前迈出了长足的一步

当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,这个时候要稍微转移一下注意力,比如做几次深呼吸,比如洗把脸
然后立即去考虑一个问题,是什么让我在愤怒
别人的态度,事情没按自己的想法推进,还是单纯的失望

意识到愤怒的根源后,就可以跳出来,考虑一下,如何解决这个根源

还有一种情绪,也是危害十分严重,就是“抱怨”
对于这种情绪,有两个建议
第一:自己不要抱怨
要么想办法解决问题,要么回避问题,要么承受,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
第二:远离抱怨的人
遇到问题,无法解决问题,传播负能量
拒绝抱怨,从你我做起。

举个例子,抱怨就像是:
当你丢了100块,心里不爽,于是又从兜里掏出100块,扔到了地上
关键是,每次想起来都不爽,每次都扔100块到地上
想通透了,就是这种很傻的行为
关键这种行为很容易传染,所以要远离其他动不动就向地上扔钱的人。
遇到问题,吐吐槽,这是人之常情。
但天天都抱怨,那就远离他吧。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6:自我认知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6————自我认知

有句话说的是“人贵在要自知”。
很多做技术的朋友,在30岁前后,都有一个很明显的自我认知的过程。
(当然,这只是我对周围的一个观察,不具有很强的统计意义。)

进入这个过程的几个明显的征兆为:
1、从无忧无虑,开始变得现实,开始考虑未来
2、搞不清楚,要何去何从,开始变的迷茫
3、对现状不满,又不知如何突破
4、内心长期焦虑
我帮过不少处于这个阶段的朋友,快速的走出了这个自我认知的阶段。
其中的重点就是,认清现状,规划未来,做好计划,推进执行。

首先是认清现状。
其中的关键就是,搞清楚自己的定位。
这时要安静下来,把最困扰自己的问题写出来,然后去分析这些问题。
在一线城市的朋友,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“回老家还是留下”
其实有人统计过,只要你在同龄人之中,一直保持在前20%的状态,那就可以留下,而且会生活的不错。
当然这因人而异,不同的家庭背景,不同的经济情况,都会导致不同的思考。
所以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论,列举主要因素,得到一个初步的思考。

然后是计划未来。
未来是基于现状的。
根据要结局的重要问题,解决问题的关键,可以导出一个未来几年的规划。
X年后,必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
接下来就是进行任务拆分,做好计划
这X年,每年要达成什么目标,每个季度,每个月要什么目标
如果分解后的目标不可达成,就要重新去思考一下未来
这个时候,我多数的时候,都会估计大家,趁着年轻对自己狠一些

然后就是最简单的部分,去执行
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,逼着自己把吹出去的牛逼实现了
其实一旦开始执行,很多人就逐步走出迷茫阶段了

这个过程中,我们教的只是方法论,千万不能介入太深,不能替他人做决策。
重复修改目标是很正常的,调整计划也级别上是一定会发生的。
制定计划然后不去执行,得过且过,是最可悲的。

很奇特的一个现象是,一旦过了这个阶段,你会发现:
可以了解到“我是谁”,我知道自己“想成为什么样的人”,并且知道“应该怎么做”,其实就是对自己有了认知
而且会了解到“哪些事情,是我有能力做,但绝对不去做的”,其实就是给自己划定了底线
这个过程很有趣,不是吗

同时,在这个过程中,大家一般都可以认知到,自己和别人的优势、弱势分布是什么。
相貌、金钱、资源、人脉、学历等,都可以产生很大的优势,要善于利用这些优势,大大方方的去使用,无需扭扭捏捏
而自己的劣势,也会搞清楚,有些人不擅长创新,有些人不擅长做计划,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优势,发挥长处
短处每个人都有,只要不影响未来发展,大可不必都去一一克服,接受就好了

再举个例子吧:
如果你是一个十分稳健的人
就无需对别人投机,发了一笔横财感到过于羡慕
因为就算时间倒流,把你放回到过去哪个场景,在同样的情况下,你仍会因为稳健,而不去做投机的事情,发不了这笔横财
但同样的,由于稳健,也让你规避了很多破财的风险
正因为这些,才造成了今时今日的你,不必为不属于自己的机会而灰心丧气
当然,总结过往经验,调整自己对待事情的策略,用新策略应对新情况,就是另外的情况了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5:主动学习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5————主动学习

在职业生涯中,最可怕的是什么?
我觉得,最可怕的事情就是,不断的重复自己。
在技术行业,十年如一日的重复自己,这是最大的坑。

很多年前,就面试过一些大厂退下来的技术人员。
原本期待,都是一些三头六臂的大神。
但聊下来却发现,在及其垂直的领域如数家珍,出了这三分地(确实不是一亩三分地),就一问三不知。
当时一度认为这些都是骗子。
后来发现,自己周围其实也有不少这样的人。

究其原因,就是这些人大多只会被动接受,不会主动学习。
之前市场环境又长时间不错,一招鲜吃遍天,这招行不通的时候,就傻眼了。

现在技术进步很快,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波的技术变革。
在这个过程中,抓住主流技术,对新技术保持好奇和关注,然后适时去应用。
回比最终被逼着去变化,要好太多。

在知识付费的时代,大家都可以很便捷的接触各类知识。
但主动学习的人,和不主动学习的人之间,差距会越来越大。
因为在知识对平权的时代,每天学一点儿,每天进步一点,经过积累后,会产生巨大的指数级差距。
不要被时代抛下,加油!

PS
在这方面,其实还有两个建议:

第一个就是,一定要学好英文。
很多同行,习惯于看中文,这就相当于不断吸收的是二手知识,容易有遗漏和偏颇。
建议大家练好英文,至少可以顺畅的阅读英文技术文档。
夺取逛逛英文的技术网站,你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。
比如Stack Overflow、Quora、Medium、甚至油管,其实比国内技术网站都要好很多。

第二个就是,要学会看前沿论文。
如果因为工作或研究需要,必须要去看一些学术论文。
那恭喜你,因为你已经距离业界最前沿很近了。
不要产生畏难情绪,工程类的论文其实很简单。
无论是Google的三驾马车,Transformer的设计,还是各类区块链的白皮书,其实并没有太多很难的知识。
尤其是对于已经有工程实践的你来说,这无异于拨云见日,让你不断验证自己内心的想法。
会有一种通透的感觉,爽!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4:资源意识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4————资源意识

很多开发同学,在一家公司多年,除了周围几个人,其他人一概不认识。
这其实很可惜。
人有多种多样,认识结交不同的人,可以让一个人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。

但有些技术同学就说了,我内向,不知道如何和人沟通。
其实做技术的同学,一般都有一个优势,智商不错,逻辑思维很强,如果提前整理,会把事情说的很清楚。
内向和不沟通,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情。

内向指的是,一个人恢复精神能量,主要靠独处。
外向指的是,一个人恢复精神能量,主要靠社交。

一个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人,很可能是个内向的人。
一个在职场少言少语的人,下了班可能是个“疯子”

我经常这样鼓励自己的下属:
多和别人沟通,尤其是多跨部门沟通,了解他们在做什么,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,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你未来的资源。

已创业为例,很多做技术的同学,想去创业,面临的前几个问题就是:
1、要做什么
2、要怎么把东西做出来
3、要怎么把东西卖出去
如果不知道第一个问题,那就不要去创业。如果有一个模糊的思路,这个时候,如果可以结合市场、产品的视角,其实方向就会很明确。
一般都会知道第二个问题,当然也有走一步看一步的
如果不知道第三个问题,其实也需要你认识的人,帮你去把产品卖出去,这样可能就成了

人很难什么都擅长,把周围的人作为资源来经营,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3:不可忘本

快速成长的必备软技能13————不可忘本

这里说的本,和大家日常说的本可不一样。这里说的本,是技术人员的本钱,技术本身。
当我刚步入管理岗位时,我们的一位副总就和我好好聊了一下,告诉我了几件事情:
第一、管理更多的时候,靠的是常识,而不是专业技能,很多人可以做到跨行业跨专业做管理
第二、想做好管理,就要发自内心的去喜欢人,发现人的闪光点,用人的长处
第三、做管理有时很痛苦,要有原则,要敢于做出选择
第四、当老板很痛苦压力也很大,要体谅老板的不容易
第五、无论如何,不能忘本,技术千万不要扔了,技术不是前行的手杖,那是你的双腿

嗯,扯远了。
说白了就是,只要走向“技术+X”的道路,就不要忘本,不要把技术扔了。
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丰富,越来越发现,保持技术的敏锐性,是十分重要的。
在一些大集团公司,不少做中高层技术管理的人,距离技术越来越远,最后变成了只会讲故事讲情怀的人。
但遇到铁板类问题,除了干着急,除了压力给到下属,自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。
太真实、太尴尬了。

无论是在甲方还是乙方,都遇到过越来越远离技术的人。
这些人要么自觉的,要么被动的,逐步逐步开始从事非技术类工作。
后面遇到技术类工作时,拿不起放不下,只有渐行渐远了。

不少企业在招聘的时候,会限定年龄。
其中一个考量就是,到了一定的年龄,很多国人都步入管理多年,对一线技术已经有所脱节。
而这些公司所需的,恰恰是,用较为合适的价格,较为有限的资源,快速拉起团队,快速推进项目。
这些,是一个远离技术的技术管理者,难以完成的。
不要忘本。